教育人員每年至少需要參與1 小時以上的兒少保護研習,專輔也會被邀請擔任講者跟老師們分享這個議題。以前會認為自己沒有社工師的專業,接觸的案例也不夠豐富,不知道可以從什麼方向跟老師們分享。在多次接觸兒少議題的孩子後發現,專輔和社工師可以發揮的專業不同,會從不同角度來協助孩子和他所面臨的家庭危機。
在學校輔導工作裡,服務兒少議題的孩子不只專輔和社工師,同時會評估孩子的需求是否拉入其他的服務資源。不過,無論是什麼資源的介入,都需要學校老師們先把這些孩子「認」出來,後續的資源才能得以協助。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分享可以從哪些面向和老師們談兒少保議題,一起建立合作的共識共同守護孩子。
簡報通用三大心法幫助釐清宣講脈絡
每次準備教師宣講的時候,我都會思考「為什麼要跟老師們談這個主題?」
《忘形流簡報思考術》這本書裡的第一課就談到,「簡報」本身就扮演著重要的「連結」角色,如同一條傳輸線一樣,把講者想表達的內容透過簡報的方式傳輸給聽眾的。在這傳輸的過程中,有三個心法能夠讓這傳輸的過程更為順利,分別是「以終為始」、「聽眾為王」和「知己知彼」。
「以終為始」就是要確認目標,在這場分享中希望解決聽眾什麼問題,希望對方能產生什麼行動,或者帶來什麼成果;「聽眾為王」就是了解聽眾是什麼樣的角色和背景,以他們的角度出發了解需求,給予他們想要的內容;「知己知彼」則是了解自己和對方的限制,像是時間、人數、場地等評估,才能讓宣講有更好的安排,也可以更加順暢!
在這樣的心法底下,我開始思考「兒少保議題」在教師宣講中可以為我的聽眾,也就是全校的教職員解決什麼問題?聽完之後希望老師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他們聽這場演講的需求是什麼?怎麼把內容包裝成他們想聽的內容?在這場演講中時間有多少?多少人要聽?適合安排什麼活動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在準備這場宣講時要先幫忙自己整理的,才能更貼近聽眾的需求。
看見「兒少保議題」和老師們的關係
從事學校輔導工作以來,每一年輔導室都會收到因「兒少保議題」而被轉介的孩子。有些孩子在學校被「認」出來後,教育人員有法定通報責任,孩子的狀況轉知輔導室後,進行後續的通報;有些孩子在家裡碰到一些危機狀況,鄰居、警察或者醫院相關人員得知這些事情而也會有通報的責任,輔導室會從外部單位接收到這些訊息,進而會請導師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是否受到影響。
每每在處理兒少保事件時我都會更加謹慎留心,過去曾經忽略掉一些細節,導致在和老師的合作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上都曾經有過不舒服的經驗。
與導師合作的時候,有時對於兒少議題認知不同,很容易造成處理事情的誤會難以達成共識,進而影響輔導合作上的關係;而有些老師則會對於通報感到擔心和焦慮,擔心家長是否會得知這件事情而影響未來親師關係,也會對於孩子們回家之後是否會再次面臨暴力的對待感到焦慮,當孩子受到過當管教時,老師會猶豫是否通報。
家長的部分,我也曾遇到因為導師不小心說出是專輔告知某些事情時,家長氣沖沖地到輔導室找專輔「興師問罪」,或者打電話到輔導室生氣的質疑學校的作法。我可以理解家長的負面情緒,但在這樣的衝突底下就會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處理情緒,才能進一步合作處理家庭議題。
此次宣講之中將聚焦在三個重點:
- 家庭危機的辨識與風險評估:
提供老師家庭風險指標,讓老師從孩子身上或與家長的對話中進行家庭風險程度的初步辨識 - 依風險程度給予的服務資源:
讓老師們知道輔導室會根據不同的家庭風險程度,尋找校內或外部單位的服務資源提供支持 - 會談的技巧與輔導紀錄撰寫:
面對風險程度較高的家庭,可以怎麼與孩子、家長進行會談,並於事後撰寫輔導紀錄的方法
希望透過此次的宣講可以和老師們形成兒少保事件發生時的處理共識,降低老師們對於通報的負面情緒,共同評估危機事件並更有技巧的協助孩子和家長。
「兒少保研習─關懷E起來」宣講簡報分享
在此分享教師宣講當天使用的簡報〈兒少保研習─關懷E起來〉,夥伴們可以搭配部落格文章說明一起看,能更清楚宣講脈絡!
【簡報2-16】從受輔比例和同理拉近與老師的關係
透過學校通報或是受輔開案比例,讓老師們可以提升對於兒少保議題的感覺。在此也提醒教育人員需要在24小時之內進行責任通報的事件,除了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外,還包含脆弱家庭之兒童及少年、兒童及少年性剝削事件、家庭暴力事件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及自殺防治通報。
談到「通報」,其實是會有些緊張、擔心、焦慮和害怕的心情,因為未來老師是需要跟家長繼續合作的,但是一旦通報了,家長的負面情緒該怎麼接?家長若猜測是孩子們說了什麼,孩子們回家是否會遭受到暴力的對待?如果遇到情緒很滿的家長到學校理論,老師們夠不夠安全?
在這裡我會傳遞給老師們的感覺是,我懂大家的不安,所以在這次的宣講裡會提供老師們一些策略,讓危機事件出現的時候,可以有多一點心理準備來因應,彼此也可以形成處理事件的共識,一起來幫忙孩子。
同時,也會告知這次宣講的三個重點:家庭危機的辨識與風險評估、依風險程度給予的服務資源及會談的技巧與輔導紀錄撰寫,談完後則進入主題。
【簡報17-34】脆弱家庭辨識與服務資源
我將過去通報的狀況分成兩種形式,一個是主動通報,一個是被動告知。
主動通報的情形可能是孩子明顯的帶傷到學校、老師觀察到孩子們在上學的情況不穩定、或者聽到孩子們談到家庭的衝突較多的情形,老師們都會主動找輔導室尋求支援。
被動告知的情形可能是因為孩子目睹家人有較嚴重的衝突或直接受暴的情形,會從外部單位通知學校,也曾有過孩子因為兒少保議題需要透過轉學籍不轉戶籍的方式轉出或轉入學校。
無論是主動通報還是被動告知得知的情形,都需要先評估家庭風險程度,107年社會安全網計畫中,將家庭風險程度分為一般家庭、脆弱家庭和危機家庭,針對家庭不同的狀況給予需要的資源,此次宣講會聚焦在脆弱家庭和危機家庭的辨識與服務方向。
脆弱家庭辨識指標
根據107年2月26日社會安全網計畫上「脆弱家庭」的定義是指:家庭因貧窮、犯罪、失業、物質濫用、未成年親職、有嚴重身心障礙兒童需照顧、家庭照顧功能不足等易受傷害的風險或多重問題,造成物質、生理、心理、環境的脆弱性,而需多重支持與服務介入的家庭。
我會直接進入社安網上的評估指標,讓老師們瀏覽「脆弱家庭的需求面向與脆弱性因子」,需求面向包含家庭經濟陷困需要接受協助、家庭支持系統變化需要接受協助、家庭關係衝突或疏離需要接受協助、兒少發展不利處境需要接受協助、家庭成員有不利處境需要接受協助、因個人生活適應困難需要接受協助等。
老師們可以從這些面向中的參考樣態來評估班上是否有家庭是這樣的情形,而這些面向同時也是「關懷e起來的通報選項」,當老師們來尋求諮詢的時候,專輔也會需要和老師討論,共同來評估。
在此提醒不是每個家庭有這些樣態都要通報,而是當家庭有這些狀況時,老師們會需要留意孩子們是否有被妥善照顧,在飲食、就學或生活各方面使否有需要其他支援的地方,不確定的時候,也可以跟各區的社工師諮詢喔!
脆弱家庭服務資源
脆弱家庭整體服務的方向是以「預防性」的服務為主,評估家庭的需求,連結相關的資源,預防家庭狀況嚴重化,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在這裡提供三個學校老師可以協助的具體資源,分別是實物銀行、幸福保衛戰和心理支持。
「實物銀行」資源
新北的「實物銀行」申請是經社工員評估有需要之高風險及弱勢家庭、其他有關懷及急難需求個案,可提供填充食物、生活用品、小型電器用品……等物資,全校教職員都可以跟輔導室提出申請,社工師會後續接手評估事宜。
「幸福保衛戰」資源
「幸福保衛戰」是新北市18歲以下學童,家中遇緊急變故,飢餓時可至相關店家(四大超商、八方雲集、梁漢社排骨和鬍鬚張魯肉飯)求助。學童依照店員指示,填寫基本資料後,即可領取餐點並於店內食用完畢。店家24小時內將資料上傳至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啟動後續關懷系統,提供適切協助至結案為止。
輔導組長在和孩子宣導這個資源時,會告訴孩子這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索取的資源,平時到這些店家購物還是需要付錢的。老師曾提出有家長索取物資,但卻被因此通報感到很不開心。在此也可以和老師們澄清這個資源的協助,請老師們可以協助和家長解釋,避免造成誤解,也進一步關心家庭的需求。
「心理支持」資源
「心理支持」的部分,我和老師們介紹目前學校可以協助的三級輔導人力資源。1級到2級輔導人力包含導師、認輔教師(不一定每間學校都有)、兼輔教師和專輔教師,3級輔導人力為學校社工師、學校心理師、外部心理師、外部社工……等,會依據不同的家庭狀況給予不同的幫忙。
不同縣市所能提供的資源可能不一樣,建議可以和系統了解服務的資源,在接收到有脆家的通報後,能予以相關的協助和資源!
【簡報35-77】危機家庭辨識與服務資源
危機家庭辨識指標
兒少身體虐待(瘀傷、挫傷、燒燙傷、咬傷、顏面傷害)、精神虐待、疏忽、被性侵和目睹兒少都是兒童少年保護的範疇,當學校老師知悉孩子疑似有這些狀況都要進行通報。
酆巧玲諮商師於兒童及少年保護研習簡報25頁開始有些辨識指標,可以點擊連結讓老師們參考。危機處理的服務方向是「避免傷害擴大」,了解危機程度後,連結社會安全網絡,降低孩子受到傷害的情形。
「家庭暴力」處理策略
與孩子的會談技巧
要和孩子進行會談時,需要先了解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孩子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我忘記了」、「我自己跌倒的」、「爸媽吵架我覺得害怕」、「你不要跟我爸媽講」,也可能會有搖頭不語、搓手、放空……等非語言訊息。
這些訊息底下可能會藏著擔心、害怕和焦慮的情緒,孩子也會面臨「忠誠」的議題。孩子對於父母的忠誠是來自於對他們的信賴和需求所產生的反應,無論家長是用什麼方式在對待孩子,孩子們的內心都會渴望得到那份愛。
老師回應孩子時可以放在「提供安全環境與情緒支持讓孩子放心說」目標上,此外,對於孩子希望「老師不要跟家長講這件事情」時,會需要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要讓他知道老師能幫他保守秘密的範圍在哪裡?只要面對到的是會讓他受傷,或者他談到的事情會讓別人受傷,這樣老師就無法一個人處理,會需要由其他人一起來幫忙他,老師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願意陪伴孩子共同面對這些事情的。
老師在會談的過程中可以做三件事:
- 傳遞關心:讓孩子知道老師關心,可以放心抒發情緒壓力。
- 同理支持:同理孩子情緒予以陪伴,適時引入輔導資源支持。
- 持續陪伴:尊重孩子袒露意願和反應,讓孩子知道需要時有老師在。
與家長的會談技巧
與家長會談前,先知道這些家長得知通報的反應。家長可能會帶著生氣、憤怒和不理解質問「為什麼要通報?」「誰通報的?」「我管教我的孩子錯了嗎?」「叫那個通報的老師出來!」「他懂不懂這個孩子多難教!」。如果沒有事先跟老師們培養默契,可能會造成更難處理的危機,因此需要請老師們事前幫忙。
需要請老師一起評估危機,共同遵守「保密原則」。當孩子可能會遇到危險時,教育人員會需要通報,這是屬於保密的例外,但在通報完之後的「通報來源」是不會被透露的。過去曾遇過老師不小心把通報來源說出來,導致家長到學校,造成相當大的風波。
因此在通報之後,我通常會特別提醒老師不透露通報來源,家長致電詢問則一律說「不清楚」,會幫忙詢問輔導室。也讓老師們有心理準備會需要接住家長的負面情緒,特別接住家長的在憤怒底下,找不到方法管教孩子的無助。
老師與家長晤談的目標會放在「和家長保持合作與支持的關係」上,會談中也會請老師做5件事:
- 穩定自己:家長的反應不是老師的錯,責任通報是老師該做的事,會談前深呼吸穩定情緒。
- 仔細傾聽:傾聽家長在教養上的困難,接住家長的負面情緒。
- 溫暖回應:同理家長教養的辛苦,安撫生氣底下的無助。
- 引入資源:透過家長和老師的關係,適時的讓輔導室出場,邀約親職晤談的時間。
- 務必保密:遵守保密降低危機,在與家長和孩子晤談完後,記得撰寫輔導紀錄保護孩子和自己。
「目睹家暴」處理策略
目睹家暴意旨未受到家庭暴力的傷害,但卻間接目睹家庭暴力的情形,包含「第一現場看見」、「緊鄰現場聽見」和「事後觀察發現」。孩子在情緒反應、認知和行為都會有些狀況,也可能反應在學業或注意力上,這些反應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出來的,需要長時間的觀察。
學校收到的目睹通報單裡,除了描述案家狀況外,會特別有一個欄位說明家長是否同意孩子接受輔導資源,許多家長會表明不願意學校輔導室介入關心,但通報單又需要學校注意孩子的狀況,該怎麼辦呢?過去因為擔心孩子的情況,就直接找孩子進行晤談,殊不知與孩子談完後,孩子回去就直接告訴家長輔導老師的關心。家長就把滿滿的情緒丟給家防社工上,導致日後合作困難。
為此我也深深反省並調整作法,我會先以導師以日常生活關心為主,輔導室則會評估時機再介入,最後進行資源的連結,整合三級輔導共同協助案家與孩子。具體合作方式如下:
- 導師協助:關心孩子家庭與生活情形、給予情緒支持和安全提醒和持續觀察情緒與行為反應
- 輔導評估:掌握訊息以評估介入時機、評估學校生活適應的狀況並評估情緒行為與目睹創傷程度
- 資源連結:連結學校資源與案家合作、增進外部單位與案家合作並系統性整合三級輔導資源
【簡報78-80】輔導紀錄撰寫原則提醒與結語
與孩子和家長晤談完之後,都會寫下輔導紀錄,不僅保護孩子,也保護老師自己。需要紀錄「具體客觀事實」、「處理方式」和「後續關心」。
老師們的紀錄很重要,不僅可以記錄事件發生的脈絡,也可以在未來法院機關若因為家庭而有相關訴訟時,會有公文來和學校要輔導紀錄。
老師們的紀錄會幫助輔導室在整理公文紀錄時,有來源和依據。在此我也會提醒老師,撰寫過程中不適合帶有過於主觀的評價及偏激的情緒字眼,需要隨時掌握孩子狀況,並且定期紀錄。
宣講最後,我以曾經在一場文創修復的演講中聽到的一句話作結語。文創修復需要根據歷史記載、評估文物材質來進行修復,修復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修復的程度都需要仰賴經驗的累積。
這個過程很像我們在協助這些孩子的狀況,不同風險家庭程度要就會有不同的資源介入,過程中不斷的評估,調整資源和協助的方式,每一次的接觸對我們而言都是寶貴的經驗累積。而這個過程老師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衷心期盼邀請老師們加入守護孩子們的行列,關懷E起來!
教師宣講後的教師回饋與省思
宣講結束,老師們回饋對於什麼是脆弱家庭、什麼是危機家庭有清楚的認識,面對危機出現的時候,也比較知道怎麼跟孩子和家長會談,此外老師們對於「目睹兒少」會比較知道怎麼觀察,並進一步與他們對話和關心。
這段時間只要有老師接收到兒少保議題的孩子,都很能夠用課堂時間融入課程議題引導孩子在家裡碰到的狀況進行分享,也會用課餘時間關心孩子,了解孩子家庭的生活情形。
孩子們都很信任導師,也很需要有人可以聽他們說一說,老師們就像偵探一樣,慢慢發現孩子家庭的輪廓,蒐集完訊息就來輔導室一起討論應對之策,這是讓我最感動的地方!
回到最初我在設計這場宣講裡,我期待為老師們解決處理在兒少保事件上的狀況,知道從哪些指標裡面可以去判斷孩子可能需要的服務,也給予具體的方法讓老師可以在實務現場直接應用。
雖然不見得每位老師都能把宣講內容在短時間內消化完,靈活應用在實務工作中,但我相信老師們聽過就會有感覺,也會轉換成自己的專業來處理現場碰到的狀況。未來合作上只要給予一些小提醒,老師們就可以更快的和輔導室合作一起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