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團指南|如何評估團輔成效?

by tzuying
1.7k views

剛帶領團體前幾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團輔名稱叫「哆啦A夢魔法營」的關係,老師一開始送孩子來參與團體的期待很高,希望孩子參加完團體輔導之後如同施了魔法般,孩子就會「變好」。而八次團體結束,老師會開始跟我反映,孩子參加完團體問題行為依舊存在,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

有趣的是我常在團體中發現孩子有不同面貌,與其他的團體成員相處起來都蠻愉快的,怎麼一回到班上就被「打回原形」,可能跟同儕的衝突變高了,對於老師的指令又不願配合,導致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緊張,我很難真的拿出什麼來跟導師「證明」孩子參與團體是有效的,也因此感到傷腦筋。

幾年工作下來,我發現在輔導工作中,雖然我們的受輔個案是孩子,但面對孩子生態系統中重要他人的諮詢,我發現「回應」系統的焦慮也專輔要學習的大功課,安撫好系統可以幫孩子撐出更多空間來好好適應環境;有時候則是需要花費時間和力氣與系統周旋,這個過程會感到疲憊和耗能,不是因為能力不好,而是需要一點時間找方法讓系統了解孩子的狀況。

因此,這篇文章裡我會分享面對系統感到疲憊耗能時,如何幫自己抓回一些主軸讓自己在專業中可以安心與系統對話,我也會分享自己是用什麼角度與系統回應團輔成效這件事情,不同的角度會帶來不同的看見,也會讓我重新審視下次團體輔導的目標,以及在團輔成員招募時與老師們溝通的方向。

從Yalom 團體療效因子看見團體對成員的意義

Irvin D.Yalom( 2010)《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第五版】》書中提及團體如同社會的縮影,成員在少有框架的團體中與其他人互動,只要時間夠久,他們都能成為他們自己。

孩子在小團體中可能反映出在班上與人互動的情形,也可能帶著家庭的樣貌到團體中,他們不用過多描繪自己的狀況,就能在與成員的互動中呈現他們真實的模樣。

團體對於個人要產生治療性的影響,這個過程是複雜且需要時間的,國小帶領團體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專輔還是可以把握與孩子相處的時刻,催化療效因子,讓孩子可以更認識自己。

書中提及的11項療效因子以及對成員提供的協助整理如下:

團體療效因子對成員的協助
希望重塑/灌輸希望
(Instillation of hope)
成員參與團體前增加其信心能帶來希望感,
並且能讓他重新定義自己適應目前的環境。
普同感
(Universality)
成員間得知彼此有類似的處境會產生共鳴,
而這個共鳴感會讓成員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傳達資訊
(Imparting of information)
領導者教導式的傳遞訊息或直接予以忠告,
能提供成員在認知方面產生新的思考方式,
也可協助成員行為上有更明確的改變方向。
利他主義
(Altruism)
成員之間互相提供支持與建議、分享困擾,
會獲得比領導者直接給予建議還大的收穫。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成員帶著原生家庭的經驗重現在團體之中,
當角色僵化的時候需要適時被探索和挑戰,
鼓勵成員應用新方法來重新經驗新的行為。
發展社交技巧
(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
透過成員在團體的互動獲得成熟社交技巧,
學會有效回應他人、表達情緒和處理衝突。
行為模仿
(Imitative behavior)
成員會觀察模仿領導者與其他成員的言行,
透過模仿產生治療力量進而處理個人議題。
人際學習
(Interpersonal learning)
從互動回饋中了解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感受,
降低社交焦慮、提升自尊並增進社交技巧。
團體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
成員在團體中感到溫暖、舒服且有歸屬感,
重視團體、與成員間的關係並感到被支持。
宣洩
(Catharsis)
成員於團體中表達、釋放個人的內在情緒,
表達強烈情緒並能好好處理情緒有其療效。
存在性因子
(Existential factors)
談到對於生命和存在的基本態度與信念,
影響團體成員探索生命中的意義與價值。

資料來源:FUN心當專輔整理自Irvin D.Yalom 《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

以上11項療效因子能夠讓帶領者應用團體輔導技巧催化,讓這些療效因子在團體中醞釀,成員也會在團體中產生不同的變化。

不過,在國小現場會很常發生老師沒有辦法看到孩子在團體的樣子,孩子回到班級接觸班上的環境,很容易用舊的習慣與環境相處,因此老師們也常反映參與團體效果不大。

這時努力帶團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挫折,似乎也很難告訴老師孩子們的細微變化。因此,接下來我會分享我怎麼在實務現場中穩住自己,從哪裡看見孩子的轉變歷程,並試著讓老師能夠有另一雙眼睛對孩子有不同的理解。

三方向評估團體輔導成效

方向一:「團體紀錄」看見團體的歷程轉變

當老師對於「孩子參與團體是否有幫助」這件事情感到困惑時,有時我也會感到自我懷疑,甚至也會問自己,孩子在團體中是否有學習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並且能幫忙自己更適應目前的環境。

當自我懷疑出現時,我會回到前幾次的團體紀錄中看看孩子在剛到團體來的樣子,與團體結束後是否有哪些不同?以情緒與人際關係團體為例,能不能看見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有多一些的覺察?在表達情緒的時候是否有些不一樣?問題行為可能還是會出現,頻率強度降低了嗎?

團體紀錄可以幫助我看見每一次孩子在團體中的模樣,也可以幫忙我檢視在每一次的團體小目標練習中,孩子是否能夠跟上練習的節奏,還是會需要更多的時間,或者是更多元的方法來練習。

例如:團體小目標中會有一個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團體中覺察自己的心情,並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孩子可能在這次團體中進行活動感到生氣,一開始會用丟東西、大吼大叫的方式來表達生氣情緒,在幾次團體之後,孩子不會出現丟東西的行為,反而是用不高興的語氣在表達對於和其他成員相處時的不滿,這就是非常大的進步!

用敘事的眼光來看孩子的話,他們的進步往往藏在大人的「理所當然」底下,這樣進步的「珍貴」故事就比較難被看見。因此可以撥開「理所當然」的殼,比較容易看見孩子持續前進的樣貌。也能讓我穩住自己更多一些,在與老師們談話時也比較能夠多一份信心,試著讓老師知道在團體中我所關注的點。

而老師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在看待孩子,如果當下無法理解,專輔也可以稍微放寬心,老師的訊息不是透露「專輔帶團無效」,而是讓我們知道還需要一點時間讓老師們理解孩子們的多元,「有效」也才有出現的空間。

方向二:從「冒險日記簿」看見孩子的轉變歷程

在團體中我會設計「冒險日記簿」讓孩子們紀錄每次團體的狀況,這個紀錄表會分成量化的記錄和質性的紀錄,在團體最後一次也會用冒險日記帶著孩子一起回顧團體的歷程,這時就能很明顯地看到孩子冒險日記裡的一些改變。以下分享一位孩子的冒險日記簿作為說明的範例(已徵求家長同意分享)。

這位孩子個性比較堅持,對於學習的動力也較為低落,常在課業上與老師、家人之間關係緊張,只要有課業的要求,孩子容易用哭的方式來回應大人的要求。與同儕相處上比較退縮,較常站在旁邊看著同學遊戲,因此老師提出來希望可以讓他有更多的人際相處經驗。

團體中我以《怪獸來了》情緒教育桌遊帶領成員進行遊戲,此桌遊最大的特色就是他有非常多的情境可以討論。在每次遊戲結束後,我都會讓孩子記錄今日想記錄的內容。

備註:若還不知道《怪獸來了》桌遊怎麼玩,建議先看過部落格文章〈情緒桌遊│《怪獸來了!》和探險隊一起打怪!〉,這樣你會更清楚為什麼孩子會這麼紀錄喔!

第三、四次團體冒險記錄

孩子剛到團體感到團體的陌生,對於團體活動的參與度較低,在日記上會看見孩子在量化的自評表裡面,參與團體的心情與對於活動喜愛程度分數較低,也很明確的表示自己是緊張、無助的,不過對於老師帶領活動的方式是喜歡的。而在質性描述中只記錄遊戲時獲得的情緒寶石數量,沒有其他的描述。

《怪獸來了》團體輔導│第三次團體冒險記錄
【翻譯:羅斯有三顆紫色寶石】
《怪獸來了》團體輔導│第四次團體冒險記錄
【翻譯:今天獲得5顆寶石】

第五、六次團體冒險記錄

第四次團體開始,我帶著孩子們更細緻的討論抽出的情境事件,一次團體中最多能討論三個情境,在進行冒險日記時,我也邀請孩子可以挑選一個讓他最有感覺或印象最深刻的情境記錄下來,也把自己的心情寫上去。這時看到孩子的紀錄裡有他在意的事情,以及在事情發生後的情緒,也會看到從第三次團體開始,孩子對於活動的喜歡程度、願意分享程度慢慢提高,也會發現在團體中孩子的參與度提高,分享也更加多元!

《怪獸來了》團體輔導│第五次團體冒險記錄
(翻譯:老師說我上課不專心今天要打電話跟家人說,我很難過。)
《怪獸來了》團體輔導│第六次團體冒險記錄
(翻譯:好想要當風紀股長,沒有人提名我,我覺得開心!)

第七次團體冒險記錄

《怪獸來了》桌遊裡,會需要蒐集情緒寶石打敗一些怪獸,我通常會在第六次團體結束遊戲,第七次團體會讓孩子們選出跟自己很像的小怪獸。

平常如果和孩子討論一些在大人眼中看似負面的特質(如:懶惰、講別人壞話、對朋友的佔有慾比較強),孩子比較不願意承認自己有這樣的特質,但透過情緒怪獸桌遊可以看見怪獸不同的樣子,能將這些負向特質透過外化的方式呈現,孩子比較願意談這些特質。

《怪獸來了》團體輔導│第七次團體冒險記錄
(翻譯:我覺得我有時候像泥巴泥巴怪,因為我回家不想寫功課;有時則像鎖鏈魔鬼和壞話魔人。)

此外,我也會在他們選出怪獸後,將這些特質重新框架,讓孩子們看見特質的一體兩面。孩子在最後的紀錄就不會怕選出與他特質相近的小怪獸,而且他了解這些特質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更願意接納自己不同的面向。

從這些冒險紀錄裡面,可以看到孩子更靠近自己一點,並且也能從中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是在意的,也知道自己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情緒。

因此當老師或家長想要更了解孩子的狀況,可以透過記錄的歷程讓他們知道,就上述的孩子而言,我會從他在團體中討論情境的想法與感受切入,讓親師比較知道他是用什麼角度在看待事件的,以及他的感受和因應事情的方式,都能讓親師了解孩子多一些。

相關資料
〈冒險記錄格式〉範例
歡迎索取〈團體FUN心小禮包〉─提供〈冒險紀錄格式〉模板和修改的操作影片

方向三:與親師透過「評估表」核對團輔的成效

上述兩個方向比較是從團體歷程來看待孩子在團體中的變化,除此之外,我會需要參考老師當初孩子到團體的評估。

一開始進行成員招募時,我會讓老師透過成員篩選表找出適合參與團體的孩子。因此,團體結束後,我也會帶著老師當初寫的評估表進行討論。

討論的方法會先傾聽老師談孩子在班上的近況,然後試著分享從團體中看到孩子的模樣。每位老師看待孩子的方式不同,有些老師在班級情境下會看到孩子的不一樣,也可能會孩沒找到跟我看到一樣的特質,這都沒有關係。

因為我認為無論孩子是來參與團體或是個別晤談,都是在幫助孩子更認識自己,也是幫助身旁的大人更看見在不同的情境孩子的模樣。無論哪個特質的出現,都是這個孩子的一部份。

有些老師可能會蠻目標導向,想要確實的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有些老師可能就只是希望孩子來參與團體就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和朋友相處的方式,每個老師帶著自己的眼光在幫忙孩子我覺得都很好。

團體的結束不代表對孩子的服務也結束了,團體時間很短暫,可能只能幫助我看見孩子的某些部份,也會讓我看到他有些地方需要被更多的理解。

因此我也會與老師討論孩子接下來的服務方向,可能從團體輔導中看見孩子有個別晤談的需求,也可能孩子能繼續參與團體來協助他從中學習與其他孩子互動的方式。

重新定位輔導成效

每個團體在設計團體方案的時候,會因為不同主題而訂定不一樣的目標。面對團體是否帶來成效這件事情,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是要清楚知道這個團體是為誰而辦?系統的聲音可能在過程中會不斷出現,老師的聲音、家長的聲音,甚至在團督裡分享的時候同儕的聲音、督導的聲音等等。

對於過去經驗還不夠的我來說,我會覺得所有的聲音都很重要,把所有的聲音都收下來,但也因此失去了方向。後來我慢慢從與孩子的關係、與團體的關係開始,拉回我從事輔導工作的主軸,孩子才是我主要服務的對象,要核對有沒有幫助這件事情,是需要要回到孩子身上的。

我也慢慢能分辨系統的哪些聲音有助於我跟孩子再多往前走一點,哪些聲音可能沒辦法幫忙到我,反而讓我煩躁時,我會先把這樣的聲音放在一旁,看一看自己怎麼了,當自己安靜下來的時候,也才會有空間來面對這份煩躁,以及面對系統,進行重新定位,然後繼續往前走。

You may also like